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6-1)T乌尔塔庙1.20元
(6-2)T洪水泥板1.20元
(6-3)T哈拉帕印章1.20元
(6-4)T摩亨佐?达罗遗址1.20元
(6-5)T良渚玉琮1.20元
(6-6)T石峁遗址1.20元
  • 亚洲文明(一)
  • 中国邮政定于2020年5月15日发行《亚洲文明(一)》特种邮票一套6枚。

  • 邮票志号: 2020-8
  • 发行日期: 2020-05-15
  • 全套面值: 7.20元
  • 齿孔度数: 一、四、六图13度,二、三、五图13.5度
  • 邮票规格: 一、四、六图44×30毫米,二、三、五图30×44毫米
  • 整版枚数: 12枚(一、二图各6枚/张;三、四图各6枚/张;五、六图各6枚/张)
  • 整版规格: 120×228毫米
  • 印刷版别: 胶雕套印
  •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 设计者: 原艺珊
  • 雕刻者: 原艺珊
  • 责任编辑: 李金薇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在世界三分之一的陆地上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47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星罗棋布。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成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更加绚烂多姿。6枚邮票分别选取了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址和文物。

      乌尔塔庙,201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伊拉克南部艾赫沃尔,生态多样性避难所和美索不达米亚城市遗迹景观。艾赫沃尔由七个地点组成,其中包括乌尔城遗址。乌尔古城由苏美尔人建于6000多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洪水泥板,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记载了《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洪水故事,与诺亚方舟的故事几乎一致,由英国考古学家于1849年在亚述帝国的古都尼尼微发现。泥板用楔形文字书写,楔形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哈拉帕印章,印度河流域出土了大量动物形象印章,印章的材料为冻石、粘土、象牙和铜等,以冻石数量最多。其中较著名的印章,发现于印度河谷的哈拉帕附近,近似方形,如同现代邮票的大小,上面雕刻着以牛身体为原型的独角兽形象。摩亨佐·达罗遗址,位于巴基斯坦,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良渚玉琮,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境内,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2019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遗存,距今约4000年左右。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

      该套邮票画面主体突出、层次分明,整体面貌简洁大气。第一图以乌尔塔庙为画面主体,背景展示了不同角度的乌尔塔庙;第二图以洪水泥板为画面主体,背景表现了洪水泥板局部的楔形文字;第三图以正面的哈拉帕印章为画面主体,背景表现了印章背面的阴文图案;第四图整体展示了摩亨佐·达罗遗址的外观,画面主体与背景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形成自然过渡,突出了遗址的主要结构;第五图所表现的良渚玉琮,画面以玉琮为主体,背景展现了玉琮精美的局部纹饰和造型;第六图表现了石峁遗址的整体形态,画面主体与背景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形成自然过渡,突出了遗址的主要结构。

设计师

原艺珊

文学硕士、邮票设计师、雕刻师

原艺珊(曾用名原杉杉) 文学硕士、邮票设计师、雕刻师 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 曾任职于中国集邮总公司设计编审部 2011年参加中国-丹麦邮票雕刻师培训班,师从马丁.莫克 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编辑设计部设计师、雕刻师 部分设计及雕刻作品:2020-15T《天文现象》、2020-8T《亚洲文明》(一)设计及雕刻、2019-23J《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2018-1T《戊戌年》雕刻、2017-28T《沧州铁狮子与巴肯寺狮子》(与柬埔寨联合发行)、2016-24T《玄奘》(合作)、2015-6T《古代文学家》(四)雕刻、2014-2T《猛禽》(二)雕刻、2013(丹)《安徒生童话》邮票(合作)、个23《花卉》编辑及附票设计、2008-3T《京剧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