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T | 山东胶东?三娘教子 | 1.20元 |
(4-2)T | 陕西安塞?腰鼓贺春 | 1.20元 |
(4-3)T | 河北献县?王小赶脚 | 1.20元 |
(4-4)T | 吉林通化?吉祥采参路 | 1.20元 |
中国邮政定于2020年2月8日发行《中国剪纸(二)》特种邮票1套4枚,全套邮票面值为4.80元。
中国剪纸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一种平面剪刻艺术,它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剪纸作为一种平面造型艺术,与民居、服饰、器物、祭祀等各种生活形态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剪纸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民间美术造型的思维特点,虽简括却多奇趣,于平易中见深奥,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该套邮票为《中国剪纸》系列邮票的第二组。第一图“山东胶东·三娘教子”,《三娘教子》出自“孟母教子”的故事,讲述了母亲通过断织等行为教育孩子努力上进,懂得感恩。第二图“陕西安塞·腰鼓贺春”,剪纸表现了安塞人民打腰鼓、扭秧歌等贺新春的活动。剪纸中的人物健壮有力、奔放自由,展示了黄土高原农民淳朴、豪放的性格。第三图“河北献县·王小赶脚”,剪纸取自民间戏曲《王小赶脚》,讲述了新媳妇二姑娘在回娘家路上与赶驴的王小之间发生的故事,表达了剧中人的内心世界和喜悦心情。第四图“吉林通化·吉祥采参路”,剪纸生动地讲述了长白山地区的采参习俗,体现了蕴含在采参活动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邮票设计采用统一的横构图,画面上的文字简要阐述了四幅剪纸作品的表现内容,也加强了版面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为打造剪纸贴在玻璃窗上的效果,该套邮票采用局部全息烫印工艺,在邮票上能看到剪纸图案在纸张上面微微的凸起,用指尖触摸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剪纸边缘的棱角与整体的厚度。隐藏于邮票文字介绍中的无色荧光“福”字图案,延续了《中国剪纸(一)》邮票荧光图案的形式,形成系列统一的效果。
王虎鸣
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虎鸣,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系,200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2年当选全国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中国首届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40人功勋荣誉奖章,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7年至今先后设计邮票140余套。设计的邮票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其中《中国皮影》 和 《何香凝作品选》邮票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二十四节气》邮票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和《唐诗三百首》邮票分别荣获国际政府间年度最佳邮票创新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申奥成功》、《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接力》、《奥运场馆》、《唐诗三百首》、《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书法》、《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故宫建院九十周年》、《二十四节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邮票。 为金币总公司设计:《青藏铁路开通纪念》、《奥运火炬》、《建军八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世博会》、《京剧脸谱》等纪念金银币以及为开元公司设计《奥运火炬》、《 十二生肖 》金银纪念章。 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青花瓷器》、《中国戏曲》、《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明清榷关》、《红色税收记忆》》、《丝路回望》等印花税票。 标志设计:中国速递协会会徽、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标志、2009年世界邮展吉祥物、2016年亚洲邮展会徽、中国贸促会《贸信通》标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暑进住中国40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