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3-1)T | 交叉潮 | 1.20元 |
(3-2)T | 一线潮 | 1.20元 |
(3-3)T | 回头潮 | 1.50元 |
中国邮政定于2015年7月1日发行《钱塘江大潮》特种邮票1套3枚。
另:制作四方连邮票折:成品规格150×90毫米,面值15.60元,设计者:邢文伟
邮票背景:
钱塘江大潮为闻名古今中外的天下奇观,以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最著。因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呈喇叭形,湾口宽度达100千米,向内逐渐浅窄,至海宁盐官镇骤缩为3千米,致使潮波能量积聚,增大潮差;又因湾底沙坎堆积,水深急剧变浅而形成涌潮。涌潮来袭时,激起高耸的水墙,致使潮头壁立,波涛汹涌,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钱塘江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
钱塘江大潮是 “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又称海宁潮,它是月亮、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及杭州湾喇叭口特殊的地形地貌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礼物,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熠熠生辉的咏潮诗词不计其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都有大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争睹钱塘江大潮。
马飞达
实力派中国画家
马飞达,男,1964年出生,当代实力派中国画家。自幼酷爱绘画。1985年入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教于陆俨少,姚耕云等著名前辈。擅长山水和人物画创作,兼善书法和篆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当代浙派书画院副院长、东南书法研究社常务理事、浙江省逸仙书画院专职画师。
2014年中国邮政总局出台了“2015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全年安排发行新邮30套,其中就有《钱塘江大潮》这一题材。出邮方先后邀请北京、浙江等地6位颇负盛名的画家担纲《钱塘江大潮》邮票的设计和创作,但样稿都不符合出邮标准。在距邮票发行只有半年时,出邮方搜索到一张已经印制在数以万计杭州丝绸产品上的《钱江潮》画样。这幅画正是马飞达2008年创作的。他们几经周折,最终联系上了马飞达。盛邀之下,马飞达担纲起《钱塘江大潮》特种邮票的设计和创作。邮票创作有其特殊要求。为此,马飞达多次赶赴海宁观潮胜地采风写生,做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收集与研究工作,综合、取舍、提炼。根据“前塘中潮后山”实景,马飞达选择海宁大缺口至老盐仓作为表现对象,以元代修建的安澜塔作为切入点,从左至右依次为“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3个画面。为增加画面的灵动,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气息,即使是只小小的白鹭,马飞达也对其体貌特征、飞翔身姿、方向等每一个细节和特点都作了充分了解和求证,对于大潮更是细究。马飞达表示:“钱江潮的内里就像我们民族的凝聚力,蕴含着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画只是一个载体,讴歌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