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楷书
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6-1)T宣示表1.20元
(6-2)T张猛龙碑1.20元
(6-3)T九成宫醴泉铭1.20元
(6-4)T雁塔圣教序1.20元
(6-5)T颜勤礼碑1.20元
(6-6)T玄秘塔碑1.20元
  •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
  • 2007年11月5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1套6枚。

  • 邮票志号: 2007-30
  • 发行日期: 2007-11-05
  • 全套面值: 7.2元
  • 齿孔度数: P12x11.5
  • 邮票规格: 30mmx40mm
  • 整版枚数: 大版:20枚,小版:12枚(两套邮票)
  • 整版规格: 大版:150mmx240mm,小版:200mmx135mm
  • 印刷版别: 胶版(版式二采用压凸工艺)
  •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 设计者: 王虎鸣
  • 责任编辑: 佟立英
  • 印刷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背景资料

       楷书形成于魏晋,定型于北魏至唐代,一直流传至今,基本上不再变化。所不同的只是书写风格特色的差异,并没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关于楷书的发展,康有为在中记载:“真书之变其在魏汉间乎汉以前无真书体,真书之传于今日者,自吴之……《宣示》……诸帖始。至二王则变化殆尽,以迄于今……。”康先生所讲之楷书,在隋唐以前比较放逸,到了唐代,为了适应科举制度的要求写字成了衡文取士的标准,于是产生了一套衡量字体写得好与坏的标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套法度,即人们常说的唐朝尚“法”。有了书写的法度,使人们有法可依,但也导致了书法发展的僵化,由唐定法,至宋而定“台阁”,即“台阁体”,至清代形成了所谓的“馆阁体”。此类书体的出现,対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不利的;但从“尚法”这一点讲,立标准、定要求、教有序、学有法,这是一种建树。这种始于汉末,定型于唐的楷书,是甲骨文、篆、隶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行、草都是以楷书为本体而演化。因此楷书是上溯寻源的依据,是下求其流的基础,楷书也成为学习书法的起步入门。

  楷书的上下限明确之后,有关楷书的基本规范就有有所归结了,首先是“字占一格”,由于古人写字多为竖式,且字的大小、长短不一,于是先人们在写楷书时,每字字距一定,不论长短大小,皆以字距定格,便能取得整齐划一的规矩,这正是古人破格有格的艺术处理方式;其次是“字型规范”,楷书每字基本立足于方型,即“方块汉字”,每字要求是必须是规范的汉字,不允许有错字。虽然在一些字贴上常见到多一笔或者少一笔的汉字,但在当时是作为标准字体实用的,与现代的标准未必统一,但树楷则必须定标准,这是非常明确的;三是“笔划标准”,楷书的各种笔画都有自己的标准,不能任意改变,是勾画的不能写作悬针,是竖弯的不能写作竖、横或竖、折;最后是“笔笔不苟”,字的每一笔划的起、落、转、折都有依据,都有归宿,不能随意为之。

设计师

王虎鸣

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虎鸣,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系,200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2年当选全国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中国首届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40人功勋荣誉奖章,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7年至今先后设计邮票140余套。设计的邮票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其中《中国皮影》 和 《何香凝作品选》邮票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二十四节气》邮票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和《唐诗三百首》邮票分别荣获国际政府间年度最佳邮票创新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申奥成功》、《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接力》、《奥运场馆》、《唐诗三百首》、《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书法》、《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故宫建院九十周年》、《二十四节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邮票。 为金币总公司设计:《青藏铁路开通纪念》、《奥运火炬》、《建军八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世博会》、《京剧脸谱》等纪念金银币以及为开元公司设计《奥运火炬》、《 十二生肖 》金银纪念章。 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青花瓷器》、《中国戏曲》、《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明清榷关》、《红色税收记忆》》、《丝路回望》等印花税票。 标志设计:中国速递协会会徽、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标志、2009年世界邮展吉祥物、2016年亚洲邮展会徽、中国贸促会《贸信通》标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暑进住中国40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