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隶书
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4-1) T东汉·乙瑛碑80分
(4-2) T东汉·张迁碑80分
(4-3) T东汉·曹全碑80分
(4-4) T东汉·石门颂80分
  • 中国古代书法-隶书
  •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4年12月5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隶书》特种邮票1套4枚。

  • 邮票志号: 2004-28
  • 发行日期: 2004-12-05
  • 全套面值: 320分
  • 齿孔度数: P11.5 × 11
  • 邮票规格: 30mm × 40mm
  • 整版枚数: 16枚
  • 印刷版别: 影雕套印
  •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 设计者: 王虎鸣
  • 责任编辑: 虞平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2004年12月5日,为了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瑰宝,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古代书法—隶书》特种邮票,全套4枚,同时发行小版张(版式二)1套1版。

  隶书始于秦,盛于西汉,鼎盛于东汉后期。名源于东汉。卫桓《四体书势》载:“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与篆书相比,形状改长方为扁平,书写方便,书法技巧也丰富得多。西汉隶书之点萌如儿童用笔,后渐次进步,执笔正直,起笔、止笔、波磔等,亦能逆笔突进,或捩,或押,或浮。东汉隶书用笔的技巧,比篆书圆转的线要复杂丰富得多。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东汉盛行立碑刻石,有歌功颂德,有记载祭祀,有记述死者生前事迹,有传播经典书籍。这些有的刻在碑碣上,有的刻在崖壁上,有的刻在建筑物上。流传至今的碑刻约有一二百种,因而书法史上称为汉碑。根据隶书风格的典型性及在书法史上的影响和知名度,《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是隶书成熟时期的名作,有的书法史著称之为“汉碑四大名作”。

设计师

王虎鸣

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虎鸣,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系,200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2年当选全国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中国首届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40人功勋荣誉奖章,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7年至今先后设计邮票140余套。设计的邮票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其中《中国皮影》 和 《何香凝作品选》邮票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二十四节气》邮票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和《唐诗三百首》邮票分别荣获国际政府间年度最佳邮票创新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申奥成功》、《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接力》、《奥运场馆》、《唐诗三百首》、《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书法》、《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故宫建院九十周年》、《二十四节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邮票。 为金币总公司设计:《青藏铁路开通纪念》、《奥运火炬》、《建军八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世博会》、《京剧脸谱》等纪念金银币以及为开元公司设计《奥运火炬》、《 十二生肖 》金银纪念章。 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青花瓷器》、《中国戏曲》、《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明清榷关》、《红色税收记忆》》、《丝路回望》等印花税票。 标志设计:中国速递协会会徽、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标志、2009年世界邮展吉祥物、2016年亚洲邮展会徽、中国贸促会《贸信通》标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暑进住中国40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