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9-1) T清明上河图60分
(9-2) T清明上河图80分
(9-3) T清明上河图80分
(9-4) T清明上河图80分
(9-5) T清明上河图80分
(9-6) T清明上河图80分
(9-7) T清明上河图80分
(9-8) T清明上河图80分
(9-9) T清明上河图80分
  • 清明上河图
  •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4年10月18日发行《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1套9枚。

  • 邮票志号: 2004-26
  • 发行日期: 2004-10-18
  • 全套面值: 8.20元
  • 齿孔度数: P12×12.5
  • 邮票规格: 58mm × 31mm
  • 整版枚数: 9枚
  • 整版规格: 236mm × 121mm
  • 印刷版别: 胶雕套印
  •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 设计者: 王虎鸣
  • 责任编辑: 史渊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2004年10月18日,为了反映悠久灿烂的中国绘画艺术,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全套版张型9枚。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宫廷画家翰林待诏张择端所作,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后幅有金代张著、明代吴宽等13家题记,钤96方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画卷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描绘了宋都汴梁的都市生活万象。首段描写郊外景色:枯树草桥行旅不绝。中段描写虹桥之景:大船两艘穿过虹桥,桥头摊商栉比,行人云集。末段画城内街景:歌楼酒市,作坊医家,人物众多,街头繁华。全幅作品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的钉铆、摊贩的商品、市招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结构严谨。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画有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推车乘轿20多件,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场面巨大、笔法细致,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是享誉中外的名画。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汴京郊野的春光:疏林薄雾中,掩映着低矮的草舍瓦屋、小桥流水、老树、扁舟,阡陌纵横,田亩井然,依稀可见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神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着“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60多匹,车、桥20多辆,大小船只20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清明上河图》不愧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清明上河图》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的丰富形象,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其重要的形象资料。

 

设计师

王虎鸣

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虎鸣,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系,200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2年当选全国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中国首届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40人功勋荣誉奖章,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7年至今先后设计邮票140余套。设计的邮票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其中《中国皮影》 和 《何香凝作品选》邮票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二十四节气》邮票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和《唐诗三百首》邮票分别荣获国际政府间年度最佳邮票创新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申奥成功》、《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接力》、《奥运场馆》、《唐诗三百首》、《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书法》、《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故宫建院九十周年》、《二十四节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邮票。 为金币总公司设计:《青藏铁路开通纪念》、《奥运火炬》、《建军八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世博会》、《京剧脸谱》等纪念金银币以及为开元公司设计《奥运火炬》、《 十二生肖 》金银纪念章。 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青花瓷器》、《中国戏曲》、《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明清榷关》、《红色税收记忆》》、《丝路回望》等印花税票。 标志设计:中国速递协会会徽、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标志、2009年世界邮展吉祥物、2016年亚洲邮展会徽、中国贸促会《贸信通》标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暑进住中国40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