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4-1) T琵琶有精80分
(4-2) T麒麟送子80分
(4-3) T刘海戏金蟾80分
(4-4) T十美踢球图2元
  • 桃花坞木版年画
  •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4年1月14日发行《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1套4枚,小全张1枚。

  • 邮票志号: 2004-2
  • 发行日期: 2004-01-14
  • 全套面值: 4.40元
  • 齿孔度数: P12
  • 邮票规格: 30mm × 40mm
  • 整版枚数: 20枚
  • 印刷版别: 胶印
  • 设计者: 王虎鸣
  • 责任编辑: 史渊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北城下。苏州为富庶的江南名郡,商业繁荣,风景秀丽,人文荟萃。富裕的苏州人讲究生活情趣,家中悬画,随月令不同而更换,丰富多彩的年节、民俗、风物,都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里的年画历史悠久,一枝独秀,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而饮誉中外。

      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末,因最早的作坊在苏州桃花坞街上而得名。早期的年画风格较为雅致,仕女、花卉等题材,多采用传统的立轴和册页。画面经受宋代院体画、明代界画和文人画的影响。到了清代,艺术形式已趋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形式,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画面远近分明,层次清晰,丰富,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乾嘉盛世”城市的风情世相,还出现了不少模仿西洋铜版雕刻风格的作品。至清末,其题材和服务对象已全部转向农村,并逐步走向衰落。至解放前已是奄奄一息,频临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予以高度重视,进行了有效的抢救、挖掘和创新工作。1950年起先后成立年画创作小组和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使这支江南民间年画艺术的奇葩,重新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桃花坞木版年画画面和谐精细,乡土气息浓郁,图文并解,具有连环画故事风格。题材丰富,多用民间故事、吉祥喜庆、神像、戏文、时事为题材,以象征、寓意、夸张手法,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版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其技法继承了宋代雕版印刷工艺,兼用了着色的彩色套版;形式有门画、中堂、屏条、床围等。构图均匀丰满,主题鲜明突出。线条简练明快,色彩鲜艳夺目,形象生动质朴,装饰意味浓郁,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因而不仅倍受中国城乡广大民众的欢迎,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等,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艺术有相当影响,在美术史、民俗史上有重要地位。

      2004年1月14日,为了展示中国特有的民间绘画艺术遗产,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全套4枚,小全张1枚,同时发行兑奖版(版式二)1套1版。

     (4-1))为“琵琶有情”。画面描绘一弹词女艺人在富户人家演唱“堂会”的情景。评弹(又名弹词)源于苏州。流行于江南一带。表演者常为一人、两人或数人,用琵琶伴奏,自弹自唱,内容大多是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4-2)为“麒麟送子”。画面描绘了麒麟正将幼童送来的情景。这是人新婚夫妇祈求早生贵子的门画,一般张贴于结婚喜庆之时。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为吉祥的化身。因而认为乘坐它下凡投胎转世的必是神童。

     (4-3)为“刘海戏金蟾”。画面描绘了童稚可爱、蓬头跣足的刘海正在手持成串金钱,逗戏三足蟾蜍的情景。刘海即刘海蟾,是道教中全真道祖师之一。在传说中,刘海蟾被演绎成“刘海戏蟾”,民谚:“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他被视作撒财、吉庆、祥瑞的化身。

     (4-4)为“十美踢球图”。画面描绘了其中一名女子娴熟的球艺,其举足扬臂的美态,将球技表演得淋漓尽致。“球”在古代称为“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为游戏用具。蹴踢为戏,称为“蹴鞠”。初为宫廷娱乐,后传入民间。原画有10多美女正在踢球嬉乐,故名之。

       本套邮票的4幅年画,均选自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珍藏之佳作。画面虽只选取整幅年画的局部,但仍保持了桃花坞年画的品味和风格,且使主题更为突出醒目。微缩文字使用“桃花坞”拼音“TAOHUAWU”。

 

设计师

王虎鸣

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虎鸣,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系,200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2年当选全国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中国首届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40人功勋荣誉奖章,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7年至今先后设计邮票140余套。设计的邮票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其中《中国皮影》 和 《何香凝作品选》邮票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二十四节气》邮票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和《唐诗三百首》邮票分别荣获国际政府间年度最佳邮票创新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申奥成功》、《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接力》、《奥运场馆》、《唐诗三百首》、《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书法》、《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故宫建院九十周年》、《二十四节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邮票。 为金币总公司设计:《青藏铁路开通纪念》、《奥运火炬》、《建军八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世博会》、《京剧脸谱》等纪念金银币以及为开元公司设计《奥运火炬》、《 十二生肖 》金银纪念章。 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青花瓷器》、《中国戏曲》、《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明清榷关》、《红色税收记忆》》、《丝路回望》等印花税票。 标志设计:中国速递协会会徽、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标志、2009年世界邮展吉祥物、2016年亚洲邮展会徽、中国贸促会《贸信通》标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暑进住中国40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