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 T | 皇城 | 80分 |
(4-2) T | 弹筝峡 | 80分 |
(4-3) T | 塔院 | 80分 |
(4-4) T | 雷声峰 | 2元 |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3年7月26日发行《崆峒山》特种邮票1套4枚。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城关西12公里处。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由大小数十座山峰组成,主峰马鬃山海拔2025米。主峰之后的翠屏山,是崆峒最高峰,海拔2123.5米。崆峒山峰峦叠嶂,崖壁峭立,平台幽寂,怪石嶙峋,洞穴深邃,林木葱郁,湖光野岚,相映成趣,在泾河和胭脂河的回护下,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具南方山色之秀,不愧为“神州西来第一山”。
相传广成子修炼行道于此山。据记载,黄帝曾两次登临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崆峒山后来逐渐发展为道、儒、佛三教合一、共尊共荣的宗教摇篮,有“天下道教第一山”之称。还成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派的发祥地。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均以驾临崆峒山为盛事;司马迁、皇甫谧、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也慕名登山,历代文人名士在此留下许多传闻轶事,有关崆峒山的佳篇妙笔更是不胜枚举。崆峒山经过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近年来,新修了法轮寺、卧关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堂、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35处,基本上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42处建筑群。崆峒山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热线上的一个亮点。1994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首批通过为国家4A级旅游区。
2003年7月26日,为了展现中华山河的壮美,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崆峒山》特种邮票,全套4枚,同时发行小版张1套1版。
(4-1)为“皇城”。位于崆峒山主峰马鬃山之巅,又称大顶、绝顶、小马鬃,亦作金城、皇城、太和宫。突兀高耸,摩天插云,形势险峻。东有“上天梯”石阶通道,计378级;西倚笄头香山,映衬如画屏;北为舍身崖,南连雷声峰,峰台交错,诸台环绕,如莲叶托花,更显俊秀。北宋乾德年间修建真武殿,元代改为崇佛阁,明乾劈山筑墙,修建宫观道院,成一宏伟建筑群落。至今修复保留的有太和宫、真武殿、玉皇殿、药王殿、老君殿、太白塔、灵宫洞等。皇城建筑为崆峒山寺观之首,其富丽堂皇犹如封建王朝的皇宫。
(4-2)为“弹筝峡”。位于马鬃山与望驾山、西山之间,为一绵延数十里的大峡谷。四周危峰耸峙,岩壁如削;中间谷底潺潺流水,为泾河主流。这里地势险峻,坡度立陡,水流湍急,与岸边的石块相击,发出各色声响。静夜居山中细听涛声,如弹古筝,由此得名。有诗赞曰:“晚霞留客住,夜半闻弹筝。巍巍高山意,洋洋流水情。”
(4-3)为“塔院”。位于崆峒山的中台,是以凌空塔为主的一组建筑。中台由上台和下台两部分组成,其中下台面积较大,平坦开阔,有三皇楼等建筑;上台即是塔院,院内有舒花寺、大雄金殿等。凌空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三年(1858年),是一座空心楼阁式砖塔,塔身7层,平面呈八角形,通高31.2米;无基座,底边周长32米;每层开一个小门,呈八角形,各角有精美的砖雕佛像。塔顶有数株百龄松树,姿影婆娑,四季常青,为宝塔平添一景。
(4-4)为“雷声峰”。位于马鬃山南面,岩壁耸立,“峰若鱼脊、鳌背、蜂腰、鹤膝,势峭削而奇险。”三面下临深渊,山上苍松挺拔,谷底风声激荡,峰顶云雾倏忽。宋代始于峰巅凿石建殿。明朝时在各险要处,依山就势,建造台亭、楼阁、画廊。危崖处设铁柱长索,供游人攀援。盛夏时节,山腰烟云缭绕,峰顶隐现金台玉阁,犹如仙境。阵雨起时,雷鸣风狂,震撼空谷,此响彼应,山崩地裂,夺人心魄,雷声峰故而得名。
6小版张8枚2套邮票按(4×4)四方连印分别排列于画面左上角和右下角;画面中心边饰为崆峒山景色;上下两边为云彩;右上角为“崆峒山”文字和一条黄色直短带;左下角为“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厂铭和一条黄色直短带。
本套邮票采用四方连形式,以黑白色描绘了崆峒山清静自然的优美景色。
阎炳武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
阎炳武,生于1954年,北京人,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家、雕刻家、画家。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1984年至1986年在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 从事邮票设计、雕刻工作40余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邮票图稿编辑部主任。 主要设计成果 从事邮票设计、雕刻工作40余年,设计雕刻邮票40余套,为我国邮票发展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主要设计雕刻作品有: 《普24中国石窟艺术》《北京立交桥》《中国皮影》 《联合国成立50周年》《黄宾虹作品选》《世纪宝鼎(小型张) 》 《庐山风景》《峨眉风光》《华山》 《泰山》《五台古刹》《武当山》 《六盘山》《千山》《永乐宫壁画》《木偶与面具》 《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人民警察》《香港风光》 《香港经济建设》《何香凝作品选》《海南经济建设》 《古代驿站》《中国电信》《方志敏》 《中国古代青铜器》《青藏铁路开工纪念》 《革命早期将领》《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等 个人主要成就 1980年荣获最佳邮票雕刻奖 1982年荣获最佳邮票雕刻奖 1996、1997、1998、2002、2003年,荣获优秀邮票奖、专家奖、最佳邮票奖 2010-26 《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荣获最佳邮票奖(雕刻者) 《中国皮影》、《何香凝国画作品》荣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若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被加拿大政府采用 曾为法国政府设计四分之一欧元纪念币 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发表,其铜版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