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2-1) T | 马到成功 | 80分 |
(2-2) T | 壬午大吉 | 2.80元 |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2年1月5日发行《壬午年》特种邮票1套2枚。
中国传统农历年按天干、地支顺序循环相配,组成“六十甲子”。 壬午年俗称“马年”。 这年出生的人属马。马与人类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据考,马的驯化始于父系氏族时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中国人对马尤为钟爱,不仅把马作为优越的生产、交通工具,而且被作为精神、情感和才能的象征,进而升华为博大深厚的马文化,渗透到文字、美术、音乐等各个领域。至今人们还用“马到成功”来对人类表达事业上的美好祝愿及成功的赞誉,用“龙马精神”来赞美人的精神旺盛与雄伟等等。
(2-1)为“马到成功”。画面选用了一件线条简洁流畅、黑白两色的陕西凤翔泥塑马,将泥塑马简朴的黑白两色放置在大红的背景之上,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喜庆色彩,以渲染贺岁气氛。
画面上这匹白底黑线条的泥塑马,系陕西省凤翔县纸坊乡六营村的民间艺人,年已72岁的胡深老汉所制作,马头微偏,通体浑圆饱满,既威武健壮,又活泼可爱。特别是双目用墨传神,马背上绘制的马鞍十分精致,带有3个串铃,马项上画有4块马鬃。其造型独县匠心,个性明显,艺术风格朴实淳厚,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画面不留白边,喜庆的红色铺满整个票面,将这匹黑白线条的小马驹衬托得格外潇酒英俊。
(2-2)为“壬年大吉”。画面主体为一楷书“马”字,在红色斗方和各种艳丽花卉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端庄、有力和遒劲。体现出了民间新春贴“福”字的祥和习俗。背景中散布着各种字体的马字,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而且为往年以花窗和灯笼为主要表现手段注入了现代艺术语言形式,也寓意马年吉祥,事业有成。
这套邮票是第二轮生肖邮票中的第11套,采用民间工艺手法设计和真(楷)书“马”字。
第二轮生肖邮票国家有关部门已作了总体规划。其中第一图的生肖形象,将以两年平面(如剪纸)、两年立体(如彩陶)的顺序循环;第二图将以书法形式出现,并遵循篆、隶、草、真四种字体三年一变的规律。这样,将把我国包括民间玩具和书法在内的传统艺术,通过这轮生肖邮票的发行,得到更系统、更全面的展示。
兑奖版以6枚邮票2×3居中排列,上方为“马到成功,壬午大吉”文字,其中“马”为繁体且大,文字之间是一装饰奔马。下方为四小一大的装饰奔马。底图中为各种字体的“马”字。
王虎鸣
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虎鸣,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系,200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2年当选全国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中国首届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40人功勋荣誉奖章,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7年至今先后设计邮票140余套。设计的邮票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其中《中国皮影》 和 《何香凝作品选》邮票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二十四节气》邮票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和《唐诗三百首》邮票分别荣获国际政府间年度最佳邮票创新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申奥成功》、《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接力》、《奥运场馆》、《唐诗三百首》、《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书法》、《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故宫建院九十周年》、《二十四节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邮票。 为金币总公司设计:《青藏铁路开通纪念》、《奥运火炬》、《建军八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世博会》、《京剧脸谱》等纪念金银币以及为开元公司设计《奥运火炬》、《 十二生肖 》金银纪念章。 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青花瓷器》、《中国戏曲》、《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明清榷关》、《红色税收记忆》》、《丝路回望》等印花税票。 标志设计:中国速递协会会徽、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标志、2009年世界邮展吉祥物、2016年亚洲邮展会徽、中国贸促会《贸信通》标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暑进住中国40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