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
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4-1) T游湖借伞80分
(4-2) T仙山盗草80分
(4-3) T水漫金山80分
(4-4) T断桥相会2.80元
  • 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
  • 2001年12月5日,为了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优美的民间传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特种邮票,全套4枚,小本票1本。

  • 邮票志号: 2001-26
  • 发行日期: 2001-12-05
  • 全套面值: 10.40元
  • 齿孔度数: P12
  • 邮票规格: 30mm x 40mm
  • 整版枚数: 20枚
  • 印刷版别: 影写
  • 设计者: 戴敦邦
  • 责任编辑: 刘雨苏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许仙与白娘子是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人物。《白蛇传》是一个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源于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明代时被文学家冯梦龙选辑在《警世通言》中(第28回《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并逐渐在民间广为流传;清代戏曲作家方成培据此创作出《雷峰塔》一剧。随着该剧在我国各地广泛上演,渐渐家喻户晓,并成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白蛇传》的故事内容大致如下: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西湖断桥边卖汤圆,当时还是幼年的许仙买了一粒实为仙丸的汤圆吃了,结果三天三夜不想吃东西,急忙跑去找吕洞宾。吕将许仙抱上断桥,倒拎双脚,汤圆吐出来掉进西湖,被正在湖中修炼的白蛇吞下,长了五百年的功力,白蛇就此与许仙结了缘。而同在此地修炼的乌龟,也就是日后的法海和尚,因没能吃到汤圆,所以对白蛇怀恨在心。白蛇在苏堤六桥之一的映波桥边看到一乞丐手中拿1条青蛇,要挖蛇胆卖钱,于是化身为人买下青蛇(小青),从此青蛇认白娘子为姐姐。

  十八年后的清明,白蛇思凡下山,化身为白娘子。她同小青来到杭州西湖,为避风雨,搭上许仙渡船,舟上一见钟情,临别许仙将雨伞借给她们,在取伞时,经小青从中说合,两人结为夫妻(第1图)。成亲后,他们迁往镇江经营药店,法海以白娘子和小青为妖,数次破坏许仙与白娘子的关系。许仙听信法海之言,于端午节用雄黄酒灌醉白娘子使之显出原形,而使许仙被惊吓致死。为救自己心爱的夫君,白娘子冒着生命危险去峨嵋山盗回仙草,救活许仙。重生的许仙受法海蛊惑,到金山寺进香,被强留寺内。白娘子偕小青寻至,恳求法海放许回家,法海不允。白娘子忍无可忍,聚集水族,水漫金山,法海亦召天将应战,白娘子因身怀有孕,体力不支而败。许仙逃出金山寺,与败至杭州的白娘子和小青在断桥边相遇,小青怒责许仙轻信法海之言而忘恩负义,欲拔剑杀许,白娘子仍怜惜许仙,一边劝阻小青,一边向许仙倾述眷恋之意和思念之情;许仙也再三陪礼道歉,痛诉离别之苦,此真挚场面也使小青深为感动,终于尽释前嫌,夫妻重归于好。

  不甘心失败的法海借佛法将白娘子镇于雷峰塔下,拆散了许仙与白娘子。小青得以逃脱,修炼有成,再回金山,打败法海,推倒雷峰塔,救出白娘子,法海无处可逃,身穿黄色僧衣遁入蟹腹。后许仙夫妇终于团圆,而法海却只能留在蟹腹中,现螃蟹肚中的黄色蟹膏即是法海所变。

  《许仙与白娘子》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化身为白娘子,在人间为自己争取爱情,历尽悲欢离合。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脍炙人口。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杭州,白娘子在游览西湖北部的白堤东端,始建于隋唐时期,是一座独孔环拱小石桥,是西湖的著名景点之一。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边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至今香火繁盛,有名为“法海洞”的景点。

  2001年12月5日,为了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优美的民间传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特种邮票,全套4枚,小本票1本。

  3为“游湖借伞”。描绘了许仙在西湖边借伞给白娘子和小青避雨时的情景。

  4为“仙山盗草”。描绘了白娘子为救许仙,在仙山与仙老和仙童搏斗时的情景。

  5为“水漫金山”。描绘了白娘子聚集水族与法海斗法并水漫金山寺的情景。

  6为“断桥相会”。描绘了许仙在断桥上给白娘子和小青陪礼道歉时的情景。

  本套邮票采用中国画形式设计,描绘了传说中游湖借伞、仙山盗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的经典情节,并分别用“借伞”、“盗草”、“水漫”、“相会”红色印章点题,讲述了这个优美动人的民间传奇故事。

设计师

王虎鸣

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虎鸣,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系,200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2年当选全国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中国首届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40人功勋荣誉奖章,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7年至今先后设计邮票140余套。设计的邮票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其中《中国皮影》 和 《何香凝作品选》邮票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二十四节气》邮票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和《唐诗三百首》邮票分别荣获国际政府间年度最佳邮票创新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申奥成功》、《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接力》、《奥运场馆》、《唐诗三百首》、《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书法》、《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故宫建院九十周年》、《二十四节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邮票。 为金币总公司设计:《青藏铁路开通纪念》、《奥运火炬》、《建军八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世博会》、《京剧脸谱》等纪念金银币以及为开元公司设计《奥运火炬》、《 十二生肖 》金银纪念章。 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青花瓷器》、《中国戏曲》、《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明清榷关》、《红色税收记忆》》、《丝路回望》等印花税票。 标志设计:中国速递协会会徽、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标志、2009年世界邮展吉祥物、2016年亚洲邮展会徽、中国贸促会《贸信通》标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暑进住中国40年标志。

 

戴敦邦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会理事

戴敦邦(1938—),江苏省丹徒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同年任《中国少年报》美术编缉;1957年任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美术编辑,1976年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编绘《传统题材画稿》丛书;1981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研究室副主任。
擅中国人物画,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生活气息浓郁,画风雅俗共赏。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及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创作勤奋,画作付梓甚丰。亦擅连环画、插图等;作品《小银燕》、《五彩路》曾获1962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绘画三等奖,《陈胜吴广》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野间插图二等奖,英文版《红楼梦》插图、《西厢记》条屏、《逼上梁山》获1980年全国连环画创作二等奖。
另有《大泽烈火》、《阿Q正传》、《长恨歌》插图、《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红楼梦人物百图》等亦获盛誉。出版著述有《自说自画》等。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会理事,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文艺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