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 T | 渠首引水枢纽 | 80分 |
(4-2) T | 先明峡倒虹吸 | 80分 |
(4-3) T | 总干渠隧洞 | 80分 |
(4-4) T | 庄浪河渡槽 | 2.80元 |
国家邮政局2001年8月26日发行《引大入秦工程》特种邮票1套4枚。
甘肃省永登县秦王川地区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长年干旱少雨,是甘肃省中部严重干旱地区之一,土地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处于落后状态。为了解决这一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彻底改变秦王川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面貌,甘肃省水利部门自1976年至1995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勘测设计并建造了将发源于祁连山脉的木里山、水量丰沛稳定的大通河水,调入100公里以外、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的秦王川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简称“引大入秦工程”。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灌溉工程,被称为“中国的地下运河”和“西北都江堰”。
引大入秦工程,总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是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工程西起甘肃天祝县天堂寺东侧的大通水旁,东至秦王川,地跨甘青两省的四地市、五县区。工程由总干渠、两条干渠、支渠和田间配套工程组成,全长884.3公里。干渠总长207公里,其中有隧洞71座,总长110公里。天祝县境内的天堂寺渠首至永登县庄浪河西岸香炉山总分水闸为总干渠,将水分流至东一干渠和东二干渠,并经45条支渠流入秦王川灌区。工程1976年开工,1981年缓建。1987年,申请世界银行贷款1.23亿美元,同年全面复工建设。1994年,总干渠建成通水,1993年、1995年,东一、二干渠先后建成通水,1998年、2000年,东二干黑武分干渠、电灌分干渠分别建成通水。截止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工程设计水平为年引水4.43亿立方米,可以保灌86万亩农田,安置贫困地区移民8万人,能稳定解决4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同时,将和已建成的景秦川电力提灌工程、皋兰西岔电力提灌工程连成一片,在黄河上游形成继“河西走廊”之后的又一个稳产高产的粮食基地,对实现甘肃省粮食自给和黄河上游多民族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大入秦工程在许多方面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建设的先进水平。是自力更生与改革开放结合的典范,是中外合作的结晶。
2001年8月26日,为庆贺引大入秦工程全面建成,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引大入秦工程》特种邮票,全套4枚。
(4-1)为“渠首引水枢纽”。画面近景彩色部分为渠首引水枢纽特写,背景为渠首引水枢纽所处的位置景象。渠首引水枢纽位于天祝县境内的唐代天堂寺东侧大通河上,大通河水经渠首引水枢纽引入总干渠。总干渠全长87公里,有地下隧洞33座,总长75.14公里,设计引水流量32立方米/秒。大通河水进入总干渠后,先通过一段明渠,然后进入地下隧洞群,到达先明峡倒虹吸。
(4-2)为“先明峡倒虹吸”。画面近景彩色部分为先明峡倒虹吸特写,背景为先明峡倒虹吸所处的位置景象。先明峡位于渠首下游26公里处,这里奇险峻秀,峰峦叠嶂。两排直径2.65米、长481米的倒吸虹巨型管道,倒悬于两崖之间,水流落差达107米,将水导入东岸的隧洞群,是亚洲最大的同类工程之一。先明峡倒虹吸全长524.8米,位居亚洲第一。
(4-3)为“总干渠隧洞”。画面近景彩色部分为30A隧洞特写,背景盘道岭隧洞位置景象。总干渠中有85.2%穿越地下,隧洞横贯甘肃永登县民乐、通远、七山乡,且这里的地质大多属于软层,因此设计、施工的难度很大,投资甚巨。30A隧洞,全长11.649公里,开挖直径5.53米,补砌后直径4.8米;盘道岭隧洞,长15.723公里,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引水隧洞,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七。该隧洞设计流量每秒29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34立方米,隧洞为圆拱直墙带仰拱式断面,断面宽度4.2米,最大高度4.4米。这两处均为总干渠隧洞中的代表工程。
(4-4)为“庄浪河渡槽”。画面近景彩色部分为庄浪河渡槽特写,背景为庄浪河渡槽所处的位置景象。
姜伟杰
著名邮票设计家和雕刻师,画家
我国著名邮票雕刻家和设计师。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的80年猴票既是姜伟杰的雕刻杰作。创作的《习仲勋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获得了最佳设计奖。这是姜伟杰自1971年调入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室从事邮票设计、雕刻以来,第三次获得邮票设计奖。第一次是普22《祖国风光》获得1981年最佳邮票设计奖,第二次是普21《祖国风光》获得1991年最佳普通邮票设计奖。受邀为比利时创作并雕刻邮票作品。
李庆发
邮票设计家、雕刻家、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
1954年生于北京。1971年调入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室从事邮票设计、雕刻工作至今。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设计、雕刻作品有《董必武同志诞生一百周年》《中国古塔》《澳门建筑》《中国邮政开办一百周年》《引大入秦工程》等几十套邮票。其中作品普20《颐和园》获1980年最佳邮票雕刻奖;《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获1981年最佳邮票雕刻奖;《任弼时同志诞生八十周年》获1984年最佳邮票雕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