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3-1) T赛龙舟80分
(3-2) T包粽子80分
(3-3) T避五毒2.80元
  • 端午节
  • 国家邮政局2001年6月25日发行《端午节》特种邮票1套3枚。

  • 邮票志号: 2001-10
  • 发行日期: 2001-06-25
  • 全套面值: 440分
  • 齿孔度数: P13
  • 邮票规格: 40mm x 30mm
  • 整版枚数: 40枚
  • 印刷版别: 影写
  • 设计者: 尚予,黄里
  • 责任编辑: 郑复康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等,民间俗称“五月节”。因“端”与“初”同义,“五”与“午”同音,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五月初五日称“端午”。

  端午节,这一历史悠久的古老节日,其起源说可谓众多。其一是恶月、恶日说。这是我国较早出现的岁时禁忌习俗,早在战国时代,视五月及五月的五日为恶月、恶日的俗信就已经存在。其二是吴越民族图腾祭说。闻一多先生认为,古代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端午节时他们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故端午应称“龙子节”。其三是纪念贤臣、孝女说。如民间传说中的纪念介子推说、纪念伍子胥税、纪念屈原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挂香囊、系五色丝、插菖蒲和艾叶、避五毒、饮雄黄酒等。由于这一系列防病、治病的辟除邪气的风俗习惯的传承,把端午节又称“天医节”。我国的蒙古、朝鲜、回、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纳西、水、京、裕固、锡伯、羌、畲、拉祜、普米、仫佬、仡佬、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也有欢度端午节的习俗。不过,各族过节的具体方式与内容与汉族有同有异。

  2001年6月25日,为了迎接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端午节》特种邮票,全套3枚,同时发行小版张1套3版。

设计师

黄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的邮票设计家

黄里(1941.5—)浙江余姚人。擅长油画。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1997年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邮电部邮票发行总局邮票设计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北方的核桃树》、《雨后池塘》,设计有《首届中国艺术节奖杯》等。

 

尚予

邮票设计家

尚予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装饰绘画专业,并获学士学位。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就读于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获硕士学位。1997年8月至今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编辑设计部工作。师从著名邮票设计家黄里。
主要设计作品有:《北京邮票厂建厂四十周年》纪念邮资信封;《雕塑-东方醒狮》、《生日祝愿》普通邮资信封;《中国-瑞士邮票展览》、《中国国家足球队获2002年世界杯决赛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纪念邮资明信片;《大盂鼎》、《世界遗产》、《放生桥》、《松江方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