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 | 九口关 | 10分 |
(4-2) | 娘子关 | 300分 |
(4-3) | 偏关 | 420分 |
(4-4) | 边靖关 | 500分 |
1997年4月1日发行,一套二十一枚。
《长城》普票先后分六次完成了发行全过程,24枚大全套,历时3年7个月(1995.10.5~1999.5.1)。这是近十年来中国邮政接连发行同一题材普票中,面额跨度最大(从5分至50元),设计印刷水平较高的一套大型系列票。
古代中国长城始建于春秋时的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几段长城连成一脉,起临洮,迄辽东。此后历代屡有修筑,明代曾加固、扩建达18次,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5440公里,号称万里长城。这次发行的《长城》普票东端选择了辽宁宽甸境内的虎山长城,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长城规模。22座雄关各展英姿:有边关重镇多层建筑的城楼(如山海关、边靖楼、嘉峪关),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卡(如九门口、得胜口、三关口),更有雄踞山巅、俯视八方的碉楼(如古北口、金山岭、黄花城),还有绵延群山中的要塞(如紫荆关、慕田峪、娘子关)。这些形式各异、因地制宜、各有其用、易防难攻的大小城堡都是古代军事家和劳动人民的创造。
普通邮票一般采用方形小票幅。《长城》普票大部分是25毫米×20毫米的横式小票,它比《民居》普票矮10毫米,最后三枚高值票是31毫米×27毫米的中型横票,也许横长方形更便于设计者展现长城的雄伟风采。24枚票图中有两处关隘(山海关、金山岭)是重复出现的,但设计时采用不同角度取景的办法,即使全部邮票排在一起也不会有重复之感。
邮票用纸在质量上逐渐有所提高。《长城》普票先后选用了四种邮票用纸,普28和普29一、二组大都用普通邮票纸或略加轻涂料的普通邮票纸。1998年后大部分(普29三、四、五组)邮票已改用涂布邮票纸(江南造纸厂生产,毛孔小,纸质厚密,光泽好,品质较优,详见附表)。最后一枚50元高值票采用进口的磷光邮票纸,在紫外灯照射下邮票通体发亮。不同的纸张以及打孔方式的差异也是一种防伪措施。
《长城》普票印刷上采用双色套印的影写法。长城和城楼主体均用黑墨勾勒,显得端庄稳重,再配以不同颜色的背景,使整个画面层次分明,并富有四季变化。三枚高值票的山脉、城楼和城墙等主要部分采用雕刻凹版并配以影写双色套印,使得全部景色主题突出,远近可辨,很有气势。试把全套邮票从东向西连接起来,确似一幅长城全貌的长卷。
24枚邮票有23种面值(2枚60分),从最低的5分到最高的50元计有:一位数分票(5分)一枚;两位数分票(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60分、80分)八枚;三位数分票(100分、150分、200分、230分、270分、290分、300分、320分、420分、440分、500分、540分)12枚和3枚标元(10元、20元、50元)的高面额票。高低面额的跨度相差千倍,面额安排在100分到540分之间竟有12种面值,全套总面值115.35元。造成中间面额密集的主要原因是长城普票发行期间,邮政资费连续作了三次调整。
李德福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邮政集团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邮票设计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李德福,北京人,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邮政集团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邮票设计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山水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作品展览,并被各界人士收藏。先后为信息产业部国家邮政局、招商局(香港)、驻港部队、网通集团、中国集邮总公司、北京全聚德、铁道大厦、少林国际大酒店等机构创作巨幅山水画多幅。邮票作品有《衡山》、《恒山》《嵩山》、《少林寺建寺一千五百年》、《长江三峡》、《天山天池》、《海滨风光》、《长城》、《中国旅游年》、《古代书院》、《炎帝陵》、《抗洪赈灾》、《庐山和金刚山》、《楠溪江》等。其中《衡山》、《庐山和金刚山》邮票获优秀邮票奖,《长江三峡》邮票获最佳邮票奖和专家奖。他的作品润格为每平尺20000元。2009年被中华慈善总会誉为“中国爱心慈善美术家”称号。
杨文清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
杨文清老师1951年生于北京,自幼学习绘画,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分配到邮票总公司搞国内外邮展封片设计工作。 1986年从事专职邮票设计工作,曾设计过《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等邮票。其中《华山》、《长江三峡》获最佳邮票一等奖和专家奖。《五台古刹》、《衡山》、《澳门回归祖国》、《青藏铁路开工纪念》获最佳邮票二等奖。现任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