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 T | 稻作农业 | 20分 |
(421) T | 干栏建筑 | 50分 |
(4-3) T | 划桨行舟 | 100分 |
(4-4) T | 崇鸟敬日 | 230分 |
1996年5月12日,为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邮电部发行了《河姆渡遗址》特种邮票,全套4枚。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外湾南岸,余姚县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6月,当地农民因兴修水利掘地9尺而发现,当年11月起至1978年间,两次发掘面积共2 630平方米。所揭示的大批内涵丰富、面貌新颖、特征鲜明的遗迹遗物,不同于已知的其它新石器文化遗存,它有4个相继迭压的文化层,其年代为公元前5 000年到公元前3 300年,一般以公元前4 000年为界分为早、晚两大时期。
同类遗址的分布地域已涉及到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河姆渡遗址出土非常丰富,至今已挖出各类文物6 700多件。有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遗物,保存下来的水稻是远东及南亚各国迄今为止最久远的实物标本;并有大量农具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发现了大面积“干栏式”建筑遗迹;带榫卯的木质建筑构件;带有井亭的水井遗迹以及取水时不慎掉入井底并带有绳索的陶罐;出土了大量的原始纺织机件;骨制、陶制原始乐器及艺术品;还发现了人工饲养的猪、狗、水牛的骨骸,其中以猪最多,充分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长江下游一带已经有了较为进步的农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使全世界为之震惊,不仅是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遗迹,也是世界著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1976年就已单独命名为一处新的考古文化。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在此建立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这套古遗址物种邮票,选取了4种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物,分别作为4枚邮票的主图,由任宇及其丈夫、中央美院教授董祖诒先生,还有她中学时代的同学、余姚县文联副主席胡雪泳女士共同设计。
任宇
高级工艺美术师
任宇,女,祖籍江苏南京,1945年5月生于重庆。曾任邮电部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喜爱美术,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烨工作室,1973年起从事邮票设计工作,主要设计作品有:《大庆红旗》(合作)、《诺尔曼·白求恩逝世四十周年》、《约·维·斯大林诞生一百周年》、《云南山茶花》、《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敦煌壁画》(合作)、《香港回归祖国》(合作)等。1995年被邮电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董祖诒
雕塑家
1934年8月出生,雕塑家,北京人。195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1963年毕业于苏联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获"艺术家"称号。回国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历任系副教授、教授、副主任。
胡雪泳
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粉画学会会员、宁波市美协理事、宁波书画院画师、余姚市美协副主席
胡雪咏,1944年生,浙江余姚人,浙江美院附中毕业,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粉画学会会员,宁波市美协理事、宁波书画院画师,余姚市美协副主席。邮票作品:《河姆渡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