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6-1) T黄宾虹作品选 · 书法20分
(6-2) T黄宾虹作品选 · 山水20分
(6-3) T黄宾虹作品选 · 青城山中40分
(6-4) T黄宾虹作品选 · 西泠远望50分
(6-5) T黄宾虹作品选 · 设色山水50分
(6-6) T黄宾虹作品选 · 点染写花230分
  • 黄宾虹作品选
  • 1996年4月5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画家,邮电部发行了这套邮票,共一套6枚。

  • 邮票志号: 1996-5
  • 发行日期: 1996-04-05
  • 全套面值: 410分
  • 齿孔度数: P12
  • 邮票规格: 30mm×50mm
  • 整版枚数: 40(10×4)枚
  • 印刷版别: 影写版
  • 原作品作者: 黄宾虹
  • 设计者: 王虎鸣,阎炳武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黄宾虹,名质,字朴存,亦作朴丞、朴岑、劈琴,号予向、虹庐。其祖籍安徽歙县西乡潭渡村,有宾虹亭,乃于中年更字宾虹命名,并以此名世。晚年署虹叟、黄山山中人。1865年1月27日(清同治四年)生于浙江金华城南铁岭头(今金华市区中山路96号)。5岁时,其父延师教他读书。老师赵经田,多才多艺,会弹琴,也会画山水、兰竹。在老师影响下,黄宾虹从小便喜欢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6岁,即临摹家藏的沈廷瑞《山水册》,极得师长。8岁,几次临摹倪逸甫的《松菊图》,以加深印象。13岁,父亲带他去原藉歙县应试时,见到亲族家中有董其昌等诸家的画迹,无不一一摹之,父亲去世后,乃“弃举业,力垦荒,及金石书画”,居山乡水村之间,耕耘十载。1886年他21岁时,在原籍完婚。1890年秋,他举家迁返原籍,时年25岁,在家乡的报社、书局从事新闻与美编工作。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他极表赞同,并与谭嗣同定文字交。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在追悼谭氏的诗中有“千年蒿里颂,不愧道中人”之句,表达了对革新派人物的钦佩。他曾组织反清团体“黄社”,被指为“革命党人”而遭清廷严缉,后化装出逃,于1907年42岁时定居上海。寓沪30年中,黄宾虹始任《国粹学报》、《神州时报》及商务印书馆美术编辑,并主编神州国光社出版的《神州大观》,继而在新华艺专、上海美专当教授,又曾参加“南社”诗会,发起组织“金石书画艺观学会”等艺术团体。抗战前,他居住在上海老垃圾桥北,辟一室,榜为宙合离,广交文艺界人士,时与朋友谈笑其间,喜欢搜罗古代玺印,积年累月,所获数百件,蔚为大观。1937年赴北平任教不久,平津论陷,南归道阻,他不得已“伏居燕市将十年,谢绝酬应,惟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八旬之际,日伪为他祝寿,寿堂已设,他坚决拒绝参加。抗战胜利,他说自己“无异脱阶下之囚”,兴奋异常,作画特多。

  黄宾虹特擅山水兼工人物花鸟草虫。山水画受李流芳、程邃、程正揆及髡残等影响,兼法宋元。但他博采众长,我师我法,屡经变革,来去自然,使作品渐脱古人约束,形成自己独特之风貌。作为一位早学晚熟的大画家,他的艺术道路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早期,致力于学习传统画法;50岁至70岁之间为中期,为深入山川自然,师法造化时期,画风苍劲清润;70岁以后的晚期,所画兴会淋漓,喜以泼墨、积墨、宿墨、破墨互用,观之满纸乌黑如古旧拓片,但远视则峰峦阴翳,林木翠郁,大气磅礴,层次分明,是他艺术的创造时期,他一生遍游名山大川,在真山真水间寻求画法的来源和奥秘。他曾九登黄山,五上九华,四临岱岳、西湖、富春江等胜景,更得饱游饫看,在香港、九龙等处,也都留有他的纵游之迹,正是“南逾五岭东雁荡,一棹西来更入蜀。”他身体健壮,70岁时仍云游四方。“登山不挂枚,平地走如飞”。

  每到一地,他都以诗画记述,写生纪胜,积稿盈万,真实地描绘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烟云胜景。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同齐白石齐名,享有“南黄北齐”之称。不仅如此,黄宾虹对于画论画史颇有研究,见解精辟,著有《虹庐画谈》、《中国画学史大纲》、《画学篇》、《黄山画家源流考》、《吉画微》、《宾虹草堂藏印》等,另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并与邓实合编《美术丛书》。黄宾虹能诗文,善书法,兼治金石文字、篆刻之学,精鉴赏,也作花鸟草虫,奇倔有致,对画论、画史自有其独特探究,人格高尚,多才多艺,一生中从未以此为个人谋取名利。他认为“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故其作画是以画寄情,以情报国。全国解放时,他已86岁高龄,仍出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和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并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华东分会副主席。在他90寿辰时,华东行政委员会颁发荣誉奖状,称他是“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赞扬他热爱祖国,不媚古人,不落俗套,为继承绘画传统,弘扬民族艺术做出卓越贡献。1955年3月25日,黄宾虹先生因息胃癌医治无效,在杭州与世长辞,享年92岁。家属秉其遗愿,将所藏书籍、字画、金石拓本以及自作书画、手稿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国家。在其栖霞岭故居,国家为之建立了“画家黄宾虹纪念室”。“一生九十笔愈老,千军为扫万马倒”。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画家,邮电部发行了这套《黄宾虹作品选》特种邮票。所选作品,1幅书法、1幅花卉画、4幅山水画,均是画家的代表之作,表现了他那深厚的创造力和大气磅礴的艺术气质。设计者以白色衬底,饰以细线框,“中国邮政”和邮票名称均采用黑色宋体字,面值则为金色,以造成一种清新明快的视觉效果,为原作营造出雅致而大气的氛围。

设计师

王虎鸣

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虎鸣,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系,200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2年当选全国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中国首届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40人功勋荣誉奖章,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7年至今先后设计邮票140余套。设计的邮票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其中《中国皮影》 和 《何香凝作品选》邮票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二十四节气》邮票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和《唐诗三百首》邮票分别荣获国际政府间年度最佳邮票创新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申奥成功》、《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接力》、《奥运场馆》、《唐诗三百首》、《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书法》、《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故宫建院九十周年》、《二十四节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邮票。 为金币总公司设计:《青藏铁路开通纪念》、《奥运火炬》、《建军八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世博会》、《京剧脸谱》等纪念金银币以及为开元公司设计《奥运火炬》、《 十二生肖 》金银纪念章。 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青花瓷器》、《中国戏曲》、《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明清榷关》、《红色税收记忆》》、《丝路回望》等印花税票。 标志设计:中国速递协会会徽、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标志、2009年世界邮展吉祥物、2016年亚洲邮展会徽、中国贸促会《贸信通》标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暑进住中国40年标志。

 

阎炳武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

阎炳武,生于1954年,北京人,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家、雕刻家、画家。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1984年至1986年在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 从事邮票设计、雕刻工作40余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邮票图稿编辑部主任。 主要设计成果 从事邮票设计、雕刻工作40余年,设计雕刻邮票40余套,为我国邮票发展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主要设计雕刻作品有: 《普24中国石窟艺术》《北京立交桥》《中国皮影》 《联合国成立50周年》《黄宾虹作品选》《世纪宝鼎(小型张) 》 《庐山风景》《峨眉风光》《华山》 《泰山》《五台古刹》《武当山》 《六盘山》《千山》《永乐宫壁画》《木偶与面具》 《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人民警察》《香港风光》 《香港经济建设》《何香凝作品选》《海南经济建设》 《古代驿站》《中国电信》《方志敏》 《中国古代青铜器》《青藏铁路开工纪念》 《革命早期将领》《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等 个人主要成就 1980年荣获最佳邮票雕刻奖 1982年荣获最佳邮票雕刻奖 1996、1997、1998、2002、2003年,荣获优秀邮票奖、专家奖、最佳邮票奖 2010-26 《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荣获最佳邮票奖(雕刻者) 《中国皮影》、《何香凝国画作品》荣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若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被加拿大政府采用 曾为法国政府设计四分之一欧元纪念币 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发表,其铜版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