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T | 明·三足圆壶 | 20分 |
(4-2)T | 清·四足方壶 | 30分 |
(4-3)T | 清·八卦束竹壶 | 50分 |
(4-4)T | 现代·提壁壶 | 1元 |
1994年5月5日,为弘扬中国历史悠久的紫砂文化,邮电部发行了《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全套4枚。
宜兴紫砂壶是在唐宋因茶而起,在明代以质佳、实用而兴,在清代由器美、技绝而风行深入人心。现今紫砂壶和紫砂陶的繁荣就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来的。历代紫砂艺人,利用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作出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生命的紫砂陶艺珍品。
1994年5月5日,为弘扬中国历史悠久的紫砂文化,邮电部发行了《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全套4枚。
4-1为“明·三足圆壶”。主图选用了明代时大彬的作品“三足圆壶”,背景为汪文辅 “人间珠玉安可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诗句,中间是金石方印的篆文“园不一相”。“三足圆壶”又名“如意壶”,高113厘米,口径84厘米。壶呈浅褐色,闪烁有浅黄色颗粒,精光内蕴。壶身似球形,下承三乳头形矮足,壶盖贴塑四瓣对称的柿蒂如意云头纹,盖钮如珠,表面似石榴皮。壶的嘴柄相对,把稍下刻楷书款“大彬”。1984年在无锡县甘露乡萧塘坟华涵莪墓中出土。现收藏于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4-2为“清·四足方壶”。主图选用了清代陈鸣远的作品“四足方壶”,背景为汪森“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怡神宁”的诗句,中间是金石方印的篆文“方非一式”。“四足方壶”高10.3厘米,口径6.7厘米。材质为紫褐色泥,砂质隐现,造型寓圆于方,敦实厚重。弯曲流,环形把手,下附四饼形底足,制作精细, 质朴大方,结构合理,用功独到。盖面鼓出,子口密缝紧凑,盖顶与壶身形制相若。壶腹刻铬“且饮且读,不过满腹。 为禹同道兄,远。”钤“陈鸣远”篆书方印。这件是陈鸣远的代表作品,属几何形类的方器。此壶的饼形底足,在陈鸣远款紫砂壶上屡见,已形成一种特征,亦可作为赏鉴鸣远壶的依据。现藏上海博物馆。
4-3为“清·八卦束竹壶”。主图选用了清代邵大亨的作品“八卦束竹壶”,背景为梅晓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诗句,中间是金石方印的篆文“泥中泥”。“八卦束竹壶”俗称“龙头一捆竹”。高8.5厘米,口径9.6厘米。胎泥材质细腻,呈紫褐色,紫润可爱。此壶设计极富中国传统文化意味。器身造型以64根细竹围成,工整而光洁,意境自然,腰间束带以圆竹装饰,壶底四周由四个腹部伸出的8根竹子做足,上下一体,显得十分协调。壶盖微凸伏羲八卦方位图,盖钮为太极图式。壶流、壶把则饰以飞龙形象,别有生趣,将易学哲理巧妙地构思于紫砂壶上。制技精美,含意深邃,堪称紫砂艺术极品。壶盖内钤“大亨”阳文楷书瓜子形印。现藏南京博物院。
4-4为“现代·提壁壶”。主图选用了现代谷景舟的作品“提壁壶”,背景为欧阳修“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的诗句,中间是金石方印的篆文“艺中艺”。“提壁壶”,高14.5厘米,宽18.5厘米。其壶盖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是当代紫砂茗壶之一,也是顾景舟毕生的经典之作。提璧壶气质健伟,色泽紫中泛红,深沉朴茂,置放各种环境中品茗观赏,都能显其神彩。提璧壶不仅体现顾景舟大师精湛的壶艺,而且融合了高庄教授所设计的风格、神韵,达到最高境界的合作,体现出现代紫砂壶艺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的全能佳作。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
李印清
著名邮票设计家
邮票设计家李印清,1936年3月生,河北唐山人,原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主任。1958年到美院工农训练班学习绘画基础,196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65年毕业回铁道部,在西南铁道建设工地指挥部搞了5年美术创作。1971年开始从事专业邮票设计工作。他设计的第一套邮票是普15《交通运输》,先后设计过近30余套邮票和邮资封片。尤擅长人物邮票创作,笔下10个中外名人先后被搬上邮票。其邮票代表作j76《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j112《中国人民之友》、j181《陈毅同志诞生九十周年》和t79《益鸟》分获1981年、1982年、1985年和1991年度最佳(优秀)邮票。
他不仅精通油画,而且在多年的邮票创作中,创作设计了多套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名人的邮票,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总结自己多年的邮票设计生涯,李印清认为自己能走上以主创人物题材为主的路子,纯粹是因为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与爱戴,所以他才会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研究他们的革命经历及风范,然后在邮票设计的过程中,把人物背后所涵盖的历史背景,和极具表现价值的素材,全部都体现在小小方寸之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方寸之地塑造出《爱因斯坦》、《任弼时》、《孙中山》、《中国人民之友(史沫特莱、斯诺和斯特朗)》等著名人物形象。北邮校徽图案内以鸿雁象征邮,以右下方半圆形天线象征电,单纯、醒目、易懂。校徽从1994年10月份开始使用。由我国著名设计家,高级工艺师李印清同志设计。
王虎鸣
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王虎鸣,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设计系,200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2年当选全国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中国首届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设计40人功勋荣誉奖章,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7年至今先后设计邮票140余套。设计的邮票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其中《中国皮影》 和 《何香凝作品选》邮票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二十四节气》邮票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和《唐诗三百首》邮票分别荣获国际政府间年度最佳邮票创新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申奥成功》、《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接力》、《奥运场馆》、《唐诗三百首》、《文房四宝》、《梅兰竹菊》、《福禄寿喜》、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书法》、《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故宫建院九十周年》、《二十四节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邮票。 为金币总公司设计:《青藏铁路开通纪念》、《奥运火炬》、《建军八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世博会》、《京剧脸谱》等纪念金银币以及为开元公司设计《奥运火炬》、《 十二生肖 》金银纪念章。 为国家税务总局设计:《青花瓷器》、《中国戏曲》、《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明清榷关》、《红色税收记忆》》、《丝路回望》等印花税票。 标志设计:中国速递协会会徽、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标志、2009年世界邮展吉祥物、2016年亚洲邮展会徽、中国贸促会《贸信通》标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暑进住中国40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