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6-1)竹石扇面10分
(6-2)兰花册页20分
(6-3)兰竹石大中堂20分
(6-4)竹石图轴30分
(6-5)瓶菊册页50分
(6-6)书法扇面1.60分
  • 郑板桥作品选
  • 1993年11月22日,为表达对郑板桥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和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学艺术遗产,邮电部发行了《郑板桥作品选》特种邮票,全套6枚。

  • 邮票志号: 1993-15
  • 发行日期: 1993-11-22
  • 全套面值: 2.9元
  • 齿孔度数: P12
  • 邮票规格: 52mm × 31mm(图1、2、5、6)      31mm × 52mm(图3、4)
  • 整版枚数: 40(4×10)(图1、2、5、6)      40(10×4)(图3、4)
  • 印刷版别: 胶版
  • 原作品作者: 郑板桥
  • 设计者: 潘可明、卢天骄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郑板桥(1693-1765)名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金石家,诗人。郑板桥早年家贫,21岁中秀才,39岁中举,44岁中进士,49岁后曾在山东范县、潍县任县令,为官清正。后触犯豪富利益,被撤职罢官,回到阔别10多年的家乡扬州,以卖画为生。与当时聚居扬州的另七位画家一起,切磋画艺,开一代书风画风,并称“扬州八怪”。他的艺术作品中,诗、书、画、印有机融合,浑然天成,他的书法吸收真、草、隶、篆四种书体所长,还创造了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的新书体。

  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民间疾苦,充满了批判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郑板桥工书善画。其绘画以竹石兰梅最工,用笔秀劲潇洒,天趣横溢;书法有画艺的美感,独创一格,人称“乱石铺街体”。

  1993年11月22日,是郑板桥诞生300周年纪念日,为表达对郑板桥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和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学艺术遗产,邮电部发行了《郑板桥作品选》特种邮票,全套6枚。

  6-1为《竹石扇面》。此幅竹石,以石块作为前景,而将竹的主干藏于石后,仅以两三支竹枝旁逸斜出,枝上仅有数片叶,疏密有致。

  6-2为《兰花册页》。画面仅两丛兰,聚于右上,其他部位皆为空白,疏密对比明朗,从画面上可看出郑板桥将书法溶入画中的艺术独创精神及高超的笔墨修养。

  6-3为《兰竹石大中堂》。构图极具匠心:上有一丛兰,下点一枝竹,其它部位皆布满岩石,配置和谐,此画的题跋很高妙,不同于前两幅的以画为主、题跋为辅,而是书画各半,以轮廓线勾勒山势,再随山势布局题跋,高低大小任其自然。

  6-4为《竹石图轴》。画中的竹子瘦硬苍劲,岩石遒劲,此幅竹以密取胜,竹与竹之间无一交叉,立竿、添节、画枝、点叶均极富个性。

  6-5为《瓶菊册页》。板桥的兰竹石画多以大地为环境背景,而此幅以一水盂柿花为题,勾花点叶,极富生活情趣,代表着板桥艺术上又一风格特点。

  6-6为《书法扇面》。是汉隶与楷书相参,以汉隶为主的独创字体的扇面,这一扇面的书写布局疏密相间,是一幅被后人称为“乱石铺街”,不落前人窠臼,别具一格的板桥体代表作。

  郑板桥的作品除红色印章外,均以水墨作画,不施粉底。为力求符合郑板桥的气质、风格,设计者选用古色古香、偏暖色调的绫子作衬底,每幅画面的底色也相应加以调整,古朴又典雅。在整套邮票的排列上,中心是竖幅立轴,两边则以册页、扇面对称,向左右延伸,在排列上形成音律的节奏感。

设计师

卢天骄

中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历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设计室副主任,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

卢天骄(1934.12—)女,广东中山人。擅长邮票设计、装饰绘画。是中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设计室副主任,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有《周恩来逝世一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邮票第四组〈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逝世一周年》等纪念邮票,在全国邮票设计评选中获奖。《中国古代钱币》特种邮票获“1982年国家年度奖”。《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吴昌硕作品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郑板桥作品选》、《吉林雾凇》等获体育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奖多项。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潘可明

高级工艺美术师、邮票设计师

著名邮票设计家潘可明女士是广东顺德人,1940年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同年进入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直至1995年。她设计过邮票、首日封、小本票、小型张、邮资明信片、纪念邮资封、邮戳等。她设计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双玉读曲》小型张、《风筝》、《刻舟求剑》、《宪法》、《食用菌》等邮票、《中国唱片出版四十周年》、《世界奥林匹克集邮展览》、《中国友好观光年》等纪念邮资封片,还有她和卢天骄一起设计的《郑板桥作品选》邮票都深受集邮爱好者的喜爱。她退休后还参加了《中国邮票史》的编撰工作。2008年,潘可明女士不幸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