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1-1) |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二十周年 | 20分 |
1992年6月5日,为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届会议召开20周年,邮电部特发行纪念邮票一套。本套邮票共一枚。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一届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其议题是全球所关心的防止污染、保护环境问题。这次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和109项具体建议。1972年联合国27届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只有一个地球”是世界环境日的永恒主题。《人类环境宣言》向当时世界上40多亿人发出呼吁:“如果人类继续增殖人口,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肆意污染和破坏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必将出现资源匮乏,污染泛滥,生态破坏的灾难”。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50亿,人类的命运与地球的命运紧密相关。因此,要维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国际间的密切合作。
1992年6月5日,为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一届会议召开20周年,邮电部特发行纪念邮票一套。本套邮票共一枚。
邮票画面的主体形象是1枝洁白的鲜花,它扎根于一片洁净的土地上;蔚蓝色的天空与洁白的云朵中鸟儿在飞翔,绿色的丛林里传来美妙的音乐;快乐的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弋。整个图形是一个地球的形状,花叶、花茎与地球的经纬线巧妙组合,象征纯洁美好和谐的理想世界。作者通过对理想世界的描绘,表现了环境保护的四大内容: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防止噪声污染。
徐逸涛
设计《环境保护》邮票四联
擅长装潢美术。1981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装潢美术系。上海纸盒印刷厂担任美术设计工作。
张安朴
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从小爱好美术,师从哈定,擅长招贴画、插画、邮票设计、油画、钢笔水彩画。作品《书籍是知识的窗户》获1983年全国宣传画展览一等奖。作品《希望的田野》、《光辉的前程》被原国家邮电部采用,走上J10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邮票。张安朴的钢笔水彩光彩夺目,油画隽永幽远,是描述上海情调的好画家。多次在上海美术馆,恒源祥香山美术馆等地举办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