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三组)
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6-1)田径运动4分
(6-2)体操8分
(6-3)武术10分
(6-4)排球20分
(6-5)游泳30分
(6-6)射击1.60元
小全张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4.78元
  • 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三组)
  • 邮电部为祝贺第11届亚运会的召开,1990年9月22日发行,1套6枚

  • 邮票志号: J.172
  • 发行日期: 1990-09-22
  • 全套面值: 2.32元
  • 齿孔度数: P11×11.5
  • 邮票规格: 40mm×30mm(邮票规格) 190mm×130mm(小全张规格)
  • 整版枚数: 50(5×10)枚
  • 印刷版别: 影写版
  • 设计者: 卢德辉、刘波 (设计者) 姜伟杰、李庆发(小全张设计者)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亚运会除第一届与第二届相隔三年外,每四年举行一次,每届会期不超过十六天。其宗旨是:发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理想,鼓励和引导亚洲国家业余体育运动的发展。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亚运史上最为盛大的一届。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中国派出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中国台北时隔12年后,作为中国一个地区的代表队重返亚运大家庭。本届亚运会共刷新42项亚洲纪录和98项亚运会纪录,打破4项世界纪录,超6项、平5项世界纪录。中国选手以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1990年9月22日,为祝贺第11届亚运会的召开,邮电部发行了《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三组)》纪念邮票,全套6枚。

  本套邮票画面分别为“田径运动”、 “体操”、“武术”、“排球”、“游泳”和“射击”。

设计师

刘波

画家

1959年出生,湖北人。2000.12被广州美术学院评为副教授;1991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硕士;1992任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2002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卢德辉

擅长装饰绘画

卢德辉,满族,黑龙江宁安人。擅长装饰绘画。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2创作壁画《六盘山》(与溥松窗先生合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1980国画《鄂伦春少年》参加在法国等国家举办的"中国艺术"展。1984组画《夜色》参加中国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85创作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陈列于中国西藏拉萨大剧院。1987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纪念邮票一套四枚,邮电部发行。1990设计《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纪念邮票一组六枚,邮电部发行。1990水墨画《西藏组画》参加美国新潮画展。1992赴日本长野举办"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写生"画展。1993旅美,在纽约举办画展。1996旅欧写生。1997水彩画《威尼斯风光》参加'97世界水彩画展(台湾)。1998水彩画《纽约之晨》参加'98世界水彩画展(台湾)。
2000水墨画《日本的城》、《水乡之夜》,参加二十世纪画展(纽约)。2003水墨画《西藏白屋》参加美国纽约皇后艺术展。2004创作《多族裔的舞蹈》,获纽约艺术基金奖。2005水彩画《中国老人》参加美国奥杜邦艺术家作品全国公开展(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