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 | 毛泽东同志一九二五年在广州 | 8分 |
(4-2) | 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五年在延安 | 8分 |
(4-3) | 毛泽东同志一九五二年视察黄河 | 10分 |
(4-4) | 毛泽东同志一九六一年在江西 | 20分 |
?1983年12月26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90周年纪念日,邮电部发行了《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枚。
4-1为“1925年在广州”。这是毛泽东1925年摄于广州的一幅照片。当时他32岁,任国民党宣传部代理部长兼《政治周报》总编,并先后兼任国民党政治讲习班主任理事、国民党中央农委委员、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毛泽东选集》中的第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在这一年发表的。这枚邮票上的毛泽东,身着当时平民知识份子的蓝粗布长衫。
4-2为“1945年在延安”。邮票画面是毛泽东1945年摄于延安窑洞前的一幅照片。这一年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年,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最艰苦的岁月已经过去,微微发胖的毛泽东面露笑容,显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已然成竹在胸。
4-3为“1952年视察黄河”。这是毛泽东1952年在河南视察黄河时所摄的照片。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黄河在孕育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同时也给中下游数省人民造成了无数次的水患,特别在中国近代,黄河水患日益严重,造成无数人民流离失所。毛泽东在建国初就下定决心并作出治理黄河的指示,亲临黄河视察。画面上天高水远,毛泽东正在极目远眺。
4-4为“1961年在江西”。画面是毛泽东1961年在江西省的照片。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也博览群书,画面上的毛泽东正聚精会神地阅读,浅灰色的服装和明亮的额头与暗色调的背景形成较强的反差,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鲜明。
潘可明
高级工艺美术师、邮票设计师
著名邮票设计家潘可明女士是广东顺德人,1940年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同年进入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直至1995年。她设计过邮票、首日封、小本票、小型张、邮资明信片、纪念邮资封、邮戳等。她设计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双玉读曲》小型张、《风筝》、《刻舟求剑》、《宪法》、《食用菌》等邮票、《中国唱片出版四十周年》、《世界奥林匹克集邮展览》、《中国友好观光年》等纪念邮资封片,还有她和卢天骄一起设计的《郑板桥作品选》邮票都深受集邮爱好者的喜爱。她退休后还参加了《中国邮票史》的编撰工作。2008年,潘可明女士不幸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