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8-1)珠洞剑石8分
(8-2)三山远眺8分
(8-3)九马画山8分
(8-4)古榕白鹭8分
(8-5)西山夕照8分
(8-6)漓江月夜8分
(8-7)瀑水古渡60分
(8-8)阳朔景道70分
  • 桂林山水
  • 邮电部为了纪念桂林山水1980年8月30日发行,1套8枚

  • 邮票志号: T.53
  • 发行日期: 1980-08-30
  • 全套面值: 178分
  • 齿孔度数: P11.5
  • 邮票规格: (8-1)-(8-4)62mm×26mm     (8-5)-(8-8)26mm×62mm
  • 整版枚数: (8-1)-(8-4)? 40(5×8)枚      (8-5)-(8-8)? 40(8×5)枚
  • 印刷版别: 影写版
  • 设计者: 程传理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8-1为“珠洞剑石”,突出表现溶岩洞天生而成的巧妙。 
  8-2为“三山远眺”。图中右边是象鼻山,山形酷似一头伸鼻于江中汲水的大象。山顶平展,有明代的普贤塔,远看似宝瓶,故称“宝瓶塔”。在象鼻与象腿之间, 有个穿透的大洞,像一轮明月浮在水面,得名 “水月洞”。江水贯流,可过小艇。左面是穿山月岩,山峰有个通透的大洞,形似明月高挂天空。中间独立的小山,因山顶有宝塔而称宝塔山。 
  8-3为“九马画山”。是漓江岸边一巨大平直的峭壁,面向江水,上面密布各种颜色的石纹,宛如巨幅壁画,仔细看,壁上似画有姿态各异的骏马,形象逼真,画山有九座山峰,好象九匹高头骏马在嘶风长啸,雄奇美妙。 
  8-4为“古榕白鹭”。田野中挺立一株大榕树,树旁有古渡。 
  8-5为“西山夕照”。西山指屏风山,在落日余辉的照耀下,石色丹黄、山色如黛,山峰拔地而起。在晚霞中的群峰绮丽无比。 
  8-6为“漓江月夜”。月下的漓江象是披上一层轻纱,分外迷人。 
  8-7为“瀑水古渡”。画面上古树浓荫,苍岩壁立,渡口临水处有一块天然矶石,江中渡船驶向岸边,有如一幅天然画卷。 
  8-8为“阳朔景道”。这是游漓江的最后一景。图中右边为碧莲山,在山腰傍山依水有一条登山游览的 “阳朔景道”,用红绿相间槟榔石铺成。山麓建有鉴山楼和迎江阁。 
  这八幅画面把桂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极为和谐、自然。

设计师

程传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文工团美术组组长。1957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后从师田世光专修中国画,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在解放军部队从事美术工作,1971年调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现为该局邮票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邮票设计有《水乡新貌》、《桂林山水》、《梅花》等。作品邮票设计《梅花》,获1985年全国最佳邮票一等奖;《桂林山水》、《猛禽》获1987年全国最佳邮票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