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2-1 | 铁路运输 | 1元 |
2-2 | 公路运输 | 2元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分别于1973年10月20日和1974年2月20日发行,1套2枚。
在新中国成立,一直致力于开展过肩建设。而其中,交通运输业方面就有了巨大的突破。到了七十年代初,我国就已经初步完成了以铁路、长江、沿海水运线为主干,由铁路公路等多钟交通运输方式集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而铁路,正是当时国内运输的主力,肩负着完成旅客和货物周转来那个的使命。
随着我国该逐渐改善交通运输网,技术装备也在不断升级,运输效率在建国不久就有了明显的提升。随着公路建设和石油业的发展,公路运输的地位渐渐也追上了铁路运输,负担的客货运量也在一直提升。两者都是构成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支柱。而这套邮票一共两枚,一枚就是铁路运输,展现了一辆正在形式的旅客列车。而另一枚则是公路运输,展示了一辆正在雪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2-1):主图为一列从远处驶来的内燃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上面立交桥上行驶着一列蒸汽机牵引的货车。
(2-2):主图为行驶在雪山公路上的两辆满载货物的汽车。
李印清
著名邮票设计家
邮票设计家李印清,1936年3月生,河北唐山人,原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主任。1958年到美院工农训练班学习绘画基础,196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65年毕业回铁道部,在西南铁道建设工地指挥部搞了5年美术创作。1971年开始从事专业邮票设计工作。他设计的第一套邮票是普15《交通运输》,先后设计过近30余套邮票和邮资封片。尤擅长人物邮票创作,笔下10个中外名人先后被搬上邮票。其邮票代表作j76《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j112《中国人民之友》、j181《陈毅同志诞生九十周年》和t79《益鸟》分获1981年、1982年、1985年和1991年度最佳(优秀)邮票。
他不仅精通油画,而且在多年的邮票创作中,创作设计了多套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名人的邮票,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总结自己多年的邮票设计生涯,李印清认为自己能走上以主创人物题材为主的路子,纯粹是因为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与爱戴,所以他才会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研究他们的革命经历及风范,然后在邮票设计的过程中,把人物背后所涵盖的历史背景,和极具表现价值的素材,全部都体现在小小方寸之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方寸之地塑造出《爱因斯坦》、《任弼时》、《孙中山》、《中国人民之友(史沫特莱、斯诺和斯特朗)》等著名人物形象。北邮校徽图案内以鸿雁象征邮,以右下方半圆形天线象征电,单纯、醒目、易懂。校徽从1994年10月份开始使用。由我国著名设计家,高级工艺师李印清同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