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362) | 欢迎 | 4分 |
(363) | 团结反帝 | 8分 |
(364) | 友好 | 8分 |
(365) | 联欢 | 10分 |
(366) | 会徽 | 22分 |
为纪念这次活动,邮电部于1965年8月25日发行了这套邮票。以5幅画面描绘了联欢盛况,表现了中日两国青年和人民的友谊。
1965年8月25日,为纪念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活动。邮电部发行了《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纪念邮票,全套5枚。
第一图为“欢迎”。主图是中国青年热烈欢迎日本青年的场景,背景是北京火车站。
第二图为“团结反帝”。主图是两位中日男青年,携手并肩,手举标语,高呼口号。背景是“中日青年团结起来”等标语。
第三图为“友好”。主图是身穿民族服装的中日两国女青年,背景是长城和富士山。
第四图为“联欢”。主图是中日青年在一起歌唱友谊和团结的联欢场景。背景是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
第五图为“活动徽标”。画面以天蓝色为底,主图是粉红、浅黄和淡蓝的三色花瓣,花瓣的重迭部分奇妙地组成“中”、“日”字样。点明了中日青年友好的主题。
卢天骄
中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历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设计室副主任,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
卢天骄(1934.12—)女,广东中山人。擅长邮票设计、装饰绘画。是中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设计室副主任,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有《周恩来逝世一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邮票第四组〈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逝世一周年》等纪念邮票,在全国邮票设计评选中获奖。《中国古代钱币》特种邮票获“1982年国家年度奖”。《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吴昌硕作品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郑板桥作品选》、《吉林雾凇》等获体育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奖多项。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陈晓聪
邮票设计家
陈晓聪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同年分配到原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设计室工作,曾设计《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服务行业中的妇女》、《提高健康水平提倡戒烟》、《人民音乐家聂耳诞生七十周年》、《冼星海诞生八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遵义会议五十周年》、《荷花》、《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等30多套深受广大集邮者喜爱的邮票。其中,她与姜伟杰合作的普21邮票《祖国风光》被评为最佳普通邮票,与阎炳武合作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荣获1996年最佳邮票评选专家奖和优秀邮票奖。
万维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
1932年6月生于日本神户,祖籍福建泉州。1955年从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后改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2015年6月29日9时,万维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
张克让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秘书长
1937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祖籍辽宁。1955年7月在辽宁省实验中学初中毕业;同年考入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秘书长。九届十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