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血糖指标处于临界值,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定期监测。”近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邮政分公司北京东路支局康养体验中心,丁师傅仅用3分钟,便通过AI健康检测仪获得包括20多项身体指标的分析报告。这个集智能体检、健康档案管理于一体的服务专区,自今年4月启用至今,日均接待客户超30人次,已成为周边居民的健康监测“前哨站”。
2024年以来,江苏邮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持续探索和升级养老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打造康养体验中心、健康驿站,发挥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为全面、贴心的服务,助力构建“保险+医疗+健康管理+养老”生态链,打造邮保发展新业态。数据显示,目前,江苏邮政依托中邮健康驿站已累计服务百姓超10万人次,实现中邮长期期交保险销售额3.59亿元。
顺势而为 积极布局康养生态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15.6%。预计2030年前后,该比例将突破2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群体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康养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加以解决。
在这一背景下,邮保需要深耕康养产业,通过满足客户持续多元化的金融和养老需求,进一步探索高价值发展路径。
目前,中邮保险已专门成立康养事业部,通过构建专业、高效的组织架构,为蓬勃发展的健康养老事业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打造康养服务品牌,甄选优质服务资源,精心打造集健康管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江苏邮政顺势而为,对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内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以场景建设为基石、活动组织为纽带、权益体系为支撑、专业团队为桥梁,积极布局康养生态,通过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与财富规划,推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提质。
江苏邮保双方建立协同调度平台,一方面,成立联合工作组,每周召开业务碰头会,梳理重点任务清单;另一方面,整合专业团队,全方位支撑业务发展。
创新场景 打造便民体验中心
走进南京市大明路邮政支局,一块“‘卫’社区百姓健康加‘邮’”的引导牌映入眼帘,一个面积约30平方米的家庭医生工作室与网点融为一体。细看工作室,分设“问诊签约”“中医理疗”“自助检测”等功能区,主要面向社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科门诊、家医签约、慢病管理、中医体质辨识及老年人查体等健康服务。
作为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的一项创举,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明路支局于去年5月落地“邮医靠”家庭医生工作室,寓意“有依靠”,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服务,并引入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洗等中医服务项目,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运营至今,家庭医生工作室在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发挥医联体优势,举办免费义诊、健康讲座、眼底筛查等活动,在方便群众就近医疗、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同时,也为网点吸引客户到访、增强客户黏性、培育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敲门砖”。
中医经络检测仪可实现对人体脏腑器官存在的疾病状态作出量化式分析诊断;动脉硬化检测仪可精准评估动脉硬化程度,助力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动态全身健康检测仪60秒即可采集全身8大生理系统、226个组织器官的数据……在江阴市,江苏邮政打造的首个康养体验中心已运营满一年。
实践证明,这个集健康体验、适老改造、权益导览、金融投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既能帮助客户建立面向长寿人生的健康、养老和财富管理规划,又能有效提升合作黏性,创新邮保发展路径。
今年4月,淮安市首家邮政康养服务示范点——淮阴区北京东路支局康养体验中心对外营业。所谓“示范点”,是指从两大维度实现服务升级:一是场景化服务矩阵升级,通过规划“健康检测”“财富规划”“文化休闲”“权益服务”功能区,配置智能体检舱等数字化设备,形成“15分钟健康生活圈”;二是专业化服务团队升级,通过组建“1+1+N”复合型服务团队(1名财富顾问+1名保险专家+N领域健康顾问),提供金融规划、健康咨询、定制个性化康养服务方案等多方面、综合性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从苏南到苏北,江苏各地邮政以智慧化、人性化、场景化为核心,围绕“康养”大文章持续升级健康驿站等线下服务阵地,打造“检测—评估—规划”健康管理场景。截至7月底,全省已有223个中邮健康驿站常态化运营,累计组织开放日活动9000场。
构建体系 精准触达多元需求
“现在这个社区食堂干净便捷、服务周到,邮政不定期还举办‘优惠餐’活动。”4月23日,淮安市机关西大院助餐食堂内,家住机关西院生活区一区的谭奶奶赶上了“第一波体验”。淮安邮政以“银发经济”为切入点,创新打造“助餐+金融”生态模式,将助餐点转化为金融服务下沉社区的“前沿阵地”,建成全省邮政首个社区养老助餐服务场景,目前日均服务老人超300人次。
为精准对接养老民生需求,淮安邮政还充分对接市民政局、社区养老食堂服务商,敲定“智慧收银+服务融合”的合作框架:在服务商及社区食堂端,邮政为助餐点搭建统一收银平台,实现资金归集数字化管理;针对养老机构员工,邮政提供“上门办卡+薪资代发+资产配置”综合服务方案。
南京市邮政分公司通过市—区(县)—网点三级联动机制,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康养服务体系:市分公司整合优质养老社区资源,并选拔康养大使30余名,建立覆盖多维度养老需求的服务资源池;区(县)分公司通过实地走访,详细了解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需求;网点为客户提供定制方案,形成资源整合、需求对接、精准服务的全链条服务闭环。
徐州市邮政分公司则借助健康驿站,除提供基础的康养服务外,还选配专业理财经理,根据客户在体验过程中提出的实际需求,定制涵盖重疾、医疗护理、子女健康等综合性保险服务方案,让客户在享受保险服务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金融资产保障。
针对养老新趋势,构建康养权益体系,将金融产品与养老、健康、长期照护等服务相衔接,不仅能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为其提供风险屏障,也是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出发点、践行“大保险观”的落脚点。
对此,江苏邮政整合内外部资源,在省级层面构建“养老金融五星权益”体系,即根据客户资产情况,设置“畅享”“优享”“鑫享”“尊享”“至尊”5个权益等级,提供健康驿站服务、家政服务、体检套餐、家庭适老化改造、营养膳食指导、跨境医疗对接等增值权益,形成“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为中老年客户群体设计养老年金险与健康管理打包服务,实现“健康有保障、财富稳增值”。